陈宝国站在上海电视节的舞台上,69岁的他一身格子西装,精神抖擞,声音洪亮,讲起表演来眼睛里全是光。谁能想到,这位老戏骨在拍照时却需要人搀扶,走路时右脚迈得艰难,瘦削的身形让人心疼。原来,台上的他全凭一股毅力撑着,这份对演戏的热爱,真是让人感动。
他这次是作为白玉兰奖评委会主席来的,分享了自己对表演的看法。陈宝国说,演员得靠剧本,剧本不好,演得再好也没用。他还直言,现在有些剧只看脸不看戏,演员光想着怎么好看,忘了角色本身,这话说得太实在了!
陈宝国1956年出生在北京,18岁考进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,从那时起就一头扎进了表演的世界。毕业后,他先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干了几年,1980年拍了人生第一部电影《大渡河》。两年后,他在电视剧《赤橙黄绿青蓝紫》里演了个复杂又讨喜的角色刘思佳,演技炸裂,直接拿下金鹰奖最佳男主角,名字开始被大家记住。
说到陈宝国的巅峰,绝对绕不过《大宅门》。他在剧里演白景琦,从年轻时的叛逆小伙,到中年时的霸气大佬,再到老年时的稳重长者,角色的每个阶段都演得活灵活现。这部剧当年是央视收视冠军,陈宝国也凭这个角色拿了“观众最喜爱的优秀电视剧演员奖”。那时候的电视剧,角色造型贴合人物,演员为了角色可以不顾形象,哪像现在有些古装剧,女演员清一色白衣飘飘,化个浓妆就叫“黑化”,完全没灵魂。
陈宝国没停下脚步,后来又演了《汉武大帝》里的刘彻,英气逼人,把一代帝王的风采拿捏得死死的,拿下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。接着在《大明王朝1566》里,他演嘉靖皇帝,角色复杂又深沉,播出后口碑爆棚,他也被评为“年度天王”。2019年,他凭《老酒馆》再夺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,三大奖项两次大满贯,妥妥的老戏骨。
在白玉兰论坛上,陈宝国反复强调剧本的重要性。他说,当年选《大宅门》就是因为剧本好,演员得站在剧本的肩膀上,才能演得出彩。他还批评了现在娱乐圈的流量风气,觉得演员应该用心揣摩角色,而不是只想着怎么好看。这种观点,简直是一针见血。
老戏骨的认真劲儿,真不是盖的。陈宝国快70岁了,还在台上向导演和编剧“求戏”,说自己虽然演不了20岁的角色,但还想挑战适合现在年龄的角色。这份对表演的爱,活到老演到老,谁看了不感慨?就像咱们平时干活,哪个不想干出点名堂?陈宝国这股劲儿,值得每个人学。
除了演戏,陈宝国的生活也挺美满。他和妻子赵奎娥是中戏同学,从同学到夫妻,感情一直很好。他们有个儿子叫陈月末,现在也是演员,演技不赖,还常跟老爸在剧里搭戏。父子俩一起演戏,子承父业,这画面想想就温馨。
陈宝国说,演员老了不可怕,每个年龄都有独特的魅力。这话听着多豁达!他觉得自己能有这份自信,不光因为演技扎实,还有家庭的支持。确实,家里人理解你,支持你,干啥都更有底气。
虽然陈宝国身体不如从前,走路都费劲,但他的精神还在影响着大家。他在台上说,演员得“走心”不“走脸”,这话不光是对演员说的,对咱们普通人也是一样。干啥都得用心,踏踏实实,才能干出点成绩。就像陈宝国,演了一辈子戏,每部戏都当成自己的命,用心打磨,才有了这么多经典角色。
现在娱乐圈流量当道,好剧本越来越少,演员也更在乎镜头前漂不漂亮。陈宝国的话就像一盆冷水,让人清醒。他提醒大家,好的作品靠的是真本事,不是靠脸吃饭。咱们看剧,不也更喜欢那种能让人记住角色的演员吗?
陈宝国的故事,让人既感动又有点唏嘘。他用一辈子告诉我们,热爱能让人走得很远。年纪大了,身体差了,但他还在想着怎么演好下一个角色。这种精神,不就是咱们国家那些默默努力的人的缩影吗?不管是演员还是普通人,只要用心,就能干出不平凡的事。
他还提到,现在的年轻人得学着点老一辈的认真劲儿。拍戏不是摆造型,是要把角色演活。咱们平时做事也一样,踏实一点,总会有回报。陈宝国这辈子,演了无数经典角色,拿了无数奖,但他最让人佩服的,还是那颗对表演的赤诚之心。
双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