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老人改换姓名,几十年来在田间地头默默为贫苦百姓奔波。乡里人无不称他为“好医生”、“好丈夫”,但只有他自己明白,心底藏着一个无法启齿的秘密。直到1959年的一天,年老的妻子在病床上临终时,提出了一个令在场所有人震惊的问题:“你是不是日本的逃兵?”
为什么妻子在临终时会问这样的问题?这个老人到底是谁?为什么他要隐藏自己的身份?他在农村无偿为穷人看病,是因为善良,还是他在为过去的罪行赎罪?今天,我们就来一探这位行医七十载的山东老人的背后故事。
一、医生梦破灭
展开剩余86%1908年,山崎宏在日本冈山县真庭市的一个家庭中诞生。作为家族的新生命,他的到来带来了无尽的欢喜和希望。父母为他取名“山崎宏”,期盼他能继承家族的希望与梦想。然而,不幸的命运很快降临,山崎宏的父母相继去世,留下他和年长的哥哥、姐姐相依为命。家庭经济困窘,兄姐们辛苦工作,却总会挤出些许钱来供山崎宏读书。他深知家里不易,学习也格外努力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他考入了医科大学,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医生,终于有了稳定的收入。
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,1937年,一声枪响打破了卢沟桥的平静,第二次中日战争爆发。日本政府开始征兵,山崎宏的家族并未能幸免。为了保护已成家的哥哥,山崎宏自愿穿上军装,成为了一名军医,随日军进军中国。尽管接受了医科教育,他依然没能意识到战争的残酷。
山崎宏所在的联队第一次进入中国的战斗,发生在马厂减河。这是一场激烈的战斗,日军与中国军队之间的对抗非常惨烈,双方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。作为军医,山崎宏不仅要照料伤员,还必须面对战争的残酷现实。虽然他认为自己只是在做一个医生的工作,但在面对残忍的屠杀与暴行时,山崎宏逐渐意识到,自己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在间接助长着这场战争的血腥与非人道。
二、逃离部队
山崎宏的良知开始受到深深的煎熬。一天,他亲眼目睹了一场令人发指的暴行,彻底击垮了他。日军炸毁了一个村庄,残骸和血迹四散。刚刚走出屋内的老弱妇孺,尤其是一位抱着婴儿的妇人,遭遇了无情的日本军官。那名军官将婴儿夺走,面对母亲的哀求,他依然毫不动容,最终用刺刀结束了孩子的生命。山崎宏感到自己心中所有的信念瞬间崩塌,那一刻,他再也无法忍受自己所参与的这一切暴行。
最终,山崎宏决定逃离部队,哪怕面临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。他穿越战争的废墟,一路上躲避日军的追捕。几天后,他最终躲进了济南的一户人家,精疲力尽地昏倒在门前。
三、乡里的“山大夫”
山崎宏在济南那户人家的救治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,他不敢透露自己是日本人,只能通过手势表达感激。由于战时的艰难局势,他选择留在这里,却也深感愧疚。日本军队正在中国大地上制造无数灾难,而自己却在中国人民的善良中得到庇护,山崎宏心生悔恼,决定留下来,为那些善待他的人做点什么。
他加入了一家由日本侨民开设的诊所,在那里,他的医疗技能得到了中国医生的认可。尽管语言不通,山崎宏依然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,渐渐获得了中国病人的信任,并成为了大家口中的“山大夫”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他学习了济南话,能够更好地与病人沟通。在战后的混乱中,山崎宏选择留在中国,开设了一家儿科诊所,免费为村民看病。
1947年,一个妇人带着孩子来避祸,山崎宏看到她们身无分文,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年亲眼目睹的那一幕——一个孩子的死亡。在这些苦难面前,山崎宏决定伸出援手,不仅救治她们,还让她们暂住在自己的诊所里,直至她们安定下来。渐渐地,山崎宏和那位妇人产生了感情,并最终结为夫妻。但山崎宏始终没有告诉妻子自己曾是日军的一员,甚至连最亲近的人也未曾知晓他曾背负的过去。
四、我是在赎罪
新中国成立后,山崎宏的诊所被国家收编,他成为了国家的一员。即使工资不低,山崎宏却没有将这笔钱用在改善自己的生活上,而是拿出全部收入继续为穷人看病。无论是国家给他的工资,还是家里的储蓄,山崎宏总是尽可能地为百姓减轻医疗负担。“毛主席说过,要为人民服务,这就是我响应毛主席号召的方式。”山崎宏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份坚定的信念。
1959年,山崎宏的妻子因病重住院,临终时,她向山崎宏提出了那个让他心如刀绞的问题:“你是不是日本的逃兵?”这一问,令山崎宏的内心彻底崩溃,但他终于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过去。妻子似乎早已知道一切,笑着闭上了眼睛。妻子的离世让山崎宏陷入深深的痛苦中,但他知道,他还有责任继续为人民服务。
山崎宏一生都没有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。他始终坚守在那个小小的乡镇诊所里,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人们看病,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。他不仅贡献了自己的医术,还为中日友好做出了贡献。1976年中日关系回暖后,山崎宏积极推动两国民间的友好交流,并以个人力量促进了中日友好城市的结对。
2010年,103岁的山崎宏去世,他的女儿含泪说道:“父亲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。”对于山崎宏而言,他的一生都在悔过与赎罪中度过。他不为自己的过去辩解,只默默为他曾犯下的罪行付出余生。
他的故事不是孤立的,那个时代有许多像他一样的日本人,怀着忏悔的心情,默默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。或许,他们的故事能唤醒一些否认历史的人,让他们重新审视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。
发布于:天津市双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